第 0109 期 發佈日期:2011-06-15
(不定期發刊)
 
分享至:

各種健康資訊不會讓你健康,這裡提供的是讓你健康的方法。

※提醒您,本電子報由系統自動傳送,請勿直接回信^_^

 

 

『會吃才健康』

 

台北市文山、松山,新北市崇光社區大學講師 吳世楠


       現代社會越來越重視養生,所以養生書籍到處有,保健食品也滿地是,特別是為了讓身體更健康,也有更多人選擇了維他命、蜆精等等補充身體的營養素來食用。不過在出了最近的塑化劑事件,連保健食品都中標了之後,現在大家都忍不住想問了:現在到底要吃什麼才最健康?!

       其實現代人很多怪病都是大吃大喝所吃出來的,除了過多的肉類、稀奇的珍饈全成了現代人的盤中飧外,還有為了節省時間或基於方便的因素,於是利用人工風味劑、人工色素、人工香料、防腐劑所致做出來的食品也大行其道,於是很多人不但在不知不覺中不止吃進了有毒的食品添加物或塑化劑,許多對身體有害的物質也常莫名奇妙的就被吞下去了。如果又常吃摻有太多人工添加物的食品、不符合季節及當地盛產的食物、或常喝飲料、吃冰,久而久之,也會對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更容易造成寒性體質,或夏得冬病。特別是當吃的食物不符合身體的需要,更易造成內分泌失調種種毛病,如果平時常處冷氣間、又久坐不動也沒有平時運動的習慣,同時又忽略了亞健康出現時的便秘、失眠、頭痛、容易疲倦的種種情況,又怎麼能不生病?!

       其實不生病的健康生活可以完全靠自己!吃出了一身病,自然也可以利用「食物」的特性,把吃出來的病給治好。因此,除了可以注意自己的飲食與營養的均衡之外,更可以多多學習老祖先「吃的智慧」。特別是中醫講究「藥食同源」,然而「是藥三分毒」,長期吃藥容易使自身免疫力降低,因此食養自然又比治病之藥更適合於養生之法。但什麼樣的食物對自己的身體有益,什麼樣的食物能符合時令?什麼樣的食物又能達到養生的效果?其實這就是食養的最高處方原則:「法無定法」、「因人而施」、「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也就是說,對象不同,宜採用不同方法對待;又因患者的生活環境有別、地域風土習慣有分、氣候寒熱溫涼有異,應採用就地取材、因時取材的方式,靈活應用,而不是盲目地、籠統地機械式套用。運用五味相調相勝、五味入五臟等原則,因人因地因時制宜,靈活處方,既不機械化,又切實際。同時根據患者的生活習慣、經濟負擔的能力、社會物質的充實與匱乏、陰陽虛實的需要、天時氣候的宜忌,精思熟慮,才能開出得當的食醫處方。

       「現在很多人總是覺得疲勞,處在亞健康狀態中。這是個臨界點,現代醫學解釋是「疾病的臨界狀態」,也就是說,若再往前走一步,就不是「亞健康」,就能化驗或檢查出疾病,就是「生病」。」

       「所謂的「調理」,就是調節人體的陰陽,使之平衡。長期使自己體內的「陰陽」處於不平衡狀態,就會從「量變」發展到「質變」。一旦到了質變,無論中醫還是現代醫學,在治療上都會存在一定難度,甚至束手無策。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什麼是「生病」?中醫認為,陰陽失調,就是生病。中醫養生、食療的基本原則,就是「以平為期」,以陰陽平衡為目的,一切治療的方法,都是依此為最終目的。只要根據身體狀況,依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就能發揮作用。」

──以上節錄自孔令謙中醫師「會吃才健康」一書


這次孔伯華中醫世家中的孔令謙中醫師,在整理繼承前人醫學學術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數十年臨床經驗,提出現代都市人「陰虛、脾濕、內熱」的體質學說。並從傳統醫學典籍和各家專業著述中將歷史上僅供部分封建貴族小範圍使用的食醫療法,整理成為適合現代人體質特點的食療方法。令謙中醫師新書「會吃才健康」同時也提供了許多概念及方法,以因時、因地、因人的靈活處方,提供切合現代人體質的食養方法。而孔醫師更建議大家:現代人應該要把食養當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做為一種治療方法來運用。養治要分開,讓養生不但能順應四時,也能深入生活,活得更健康。

 




 

 

 

 

 
>>> 點我看其他期電子報 <<<
 
若無法看見電子圖檔請連網址:http://www.hp124.com/epaper_no0109

 

 
 
健康促進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hp124.com 
TEL:(02)2365-2728 FAX:(02)2365-6398 E-mail:info@hp124.com
100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 68 號 9 樓之 3 ( 捷運公館站 1 號出口樓上 )
生病看醫生,健康靠自己,專業找我們